飞飞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跨境教育架心桥 边民情谊日日深

时间:2025-07-21 09:11:00

在云南河口,一条无形的纽带跨越红河,将中越两国边民的心紧紧相连。这纽带,是琅琅书声,是青春笑语,是河口县职业高级中学里日日上演的“同窗共读”图景。

河口城区

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招收越南籍学生的公立中职学校,全校共有260名学生,其中越南学生人数达201人。这里距离繁忙的河口口岸仅7公里,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中越学子们同习一门技能,同创一台节目,友谊在朝夕相处中悄然生长。

河口县职业高级中学课间操

走进校园,鲜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河口县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张乐介绍道,“学校每年都要举办‘校园文化艺体节’,中越学子们从节目的策划到排练全程协作,彼此感情也在此过程中越走越深。”

高二学生顾遂舍来自红河对岸的老街省。此前在“校园文化艺体节”上,他身穿汉服,用笛子吹奏了一曲《刚好遇见你》,技巧娴熟,情感真挚,引得台下师生纷纷和拍。

中越学生们展示自己在“汉字千年韵 心语通古今”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中的作品

“中国歌曲和影视作品,是我学中文的‘秘密武器’!今年春节期间我还到河口的电影院观看了《哪吒2》,‘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不屈精神在任何国家年轻人心中都是相通的!”顾遂舍操着一口几乎听不出外国腔的流利中文,眉眼带笑地说道。

对中国的热爱,为顾遂舍叩开了更广阔的大门,2024年,顾遂舍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并于今年成功获得云南大学汉语言专业的拟录取通知。

“我申请到了云南省政府的奖学金!大学不仅提供住宿,每月还有约1500元补助,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谈及即将启程的昆明求学路,他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中越诵读交流活动越南籍学生顾隧舍朗诵《将进酒》

面对毕业离别,他也显得豁达而温暖:“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这里,我交到了能一起撸铁健身、一起高歌的中国铁哥们。毕业不是终点,相信我们都会变得更好,在更高处重逢!”

他的愿望清单上,写满了对中国的好奇:“蒙自的过桥米线、建水的古建筑,我都尝过看过,西安、上海……未来我想到中国更多的地方看看。”

在采访的过程中,中国学生黎炤玲正用同样流利的越南语与顾遂舍交谈。这位18岁的旅游外语(越南语)专业学生,不仅是越南语口语比赛的“常胜将军”,更以其自信从容的台风,多次成为校园大型活动的金牌主持。

一次次在聚光灯下主持活动,不仅锻炼了她的语言能力,也点燃了她对越南的浓厚兴趣。“老师曾在课上讲过越南水上木偶戏,神秘又有趣,真想亲眼看看!”

越南籍学生交流学习

谈及未来,她目标清晰,“毕业后我想申请越南河内大学的本科,我的梦想是做一名优秀的翻译,将来还要创立自己的公司!”

两股青春力量,在河口交汇,又各自奔向更远的未来。副校长张乐介绍道,“目前,已有60名像顾遂舍一样优秀的越南毕业生,正在云南大学等中国高校深造;同时,超过40名中国旅游外语专业的学生,踏上了越南高校的留学之路。”

最让张副校长动容的,是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每年边交会,总能在熙攘的人群中遇到我们的毕业生。一声熟悉的‘老师好!’,看着他们带着在河口求学的宝贵记忆,自信地走向人生新阶段,那份成就感,千金不换!”

精品店的越南籍员工阮氏梅正在帮助越南游客挑选商品

在河口,跨境教育的内涵远不止于课本知识的传递。中越学子们在朝夕相处中播种友谊,在文化碰撞里收获理解。这份源于日常“同窗共读”的情谊、正是两岸人民世代“常来常往”的生动注解。


图/文:朱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