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素人写作,让陈行甲签售会上的工地大叔不再成为刷屏主角|羊晚快评

时间:2025-07-06 19:28:00

我称不上是一个作家,但也喜欢时不时码点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新闻里的大小事件,时不时让人有言说的冲动。所以,有关东莞新大众文艺的崛起、素人写作的勃兴,让人大有黄莺出谷之感。

近日,东莞市文联组织东莞素人写作代表赴广州花城文学院举办“新大众文艺丛书”签约仪式暨文化创作交流活动。花城出版社将为签约作者的文学创作进行全链条培育,提升东莞素人写作者的创作水平。

活动留影,不乏许多素人写作新鲜面孔。主办方供图

扶持与培训当然是必要的,它是引导、是提升,是激励素人写作直接有效的路径。但这一大批素人写作者的故事,本身就足以成为文学创作上佳的题材和主角。

他们中有清洁工阿姨、有卖童装的摊主、有烧烤店服务员、有石材公司销售、有燃气公司员工等等。还有另一批人,隐身在某个寻常巷陌中,孜孜不倦地撰写村史、族史、家史,共同汇成了新大众文艺的浩瀚大军。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这正是这些素人写作者的真实写照。比如楼盘清洁工王瑛,散文《清洁女工笔记》即将出版。她说生活艰辛,写作是一种陪伴,能让自己生活更丰富。童装店摊主温雄珍写诗,她说诗歌对她来说是一种精神支撑,诗歌让她从生活中抽离出来,排解了情绪、喘息了负累。

Transparency

这些话透着不饰雕琢的生活质感,朴素至极,唯其朴素,更显动人。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呢?人到中年,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呢?但王瑛温雄珍们用写作使自己找到了活力的源泉、前行的勇气,平静了内心、温暖了他人。

“写自己熟悉的”“一定要有生活你才能写出人们喜欢的作品”。这是素人写作者们自己的一点感悟,并不是什么文学殿堂传授的高头讲章。广东知名作家魏微最近在一次采访中说,当代文学有很多写作是一种职业化写作,它没有真诚的东西,而是去硬编一个故事,读者很快就忘了。我想魏微并没有贬低职业写作的意思,她只是指出了一个“编故事”的通病。也许这正是职业写作和素人写作的核心区别。技巧上、语言上,素人写作也许是稚嫩的,但是在质感上、与生活的黏合度上,许多素人写作可圈可点。

莫言在北京大学演讲,讲到文学的无用之用。他说几千年前先民们在陶器上刻上各种符号,没有这些符号,丝毫不影响其使用价值,刻上这些符号就成了美。生活中如果只有物质,没有美、没有情感、没有人的情感的微妙变化,生活就会变得很粗糙。我想素人写作者之所以在劳作之余勤奋读书、写作,正是因为审美让他们的内心与生活更丰盈、更温润,同时也更精致、更深邃。

前段时间一个满脸沧桑的工地大叔来到陈行甲新书签售现场,有点局促不安。陈行甲和书店的工作人员和他进行了一次温馨的互动,视频刷屏网络。但是我想说,倘若一个工地大叔到书店买书、看书乃至写作,不再成为新闻,而是一件稀松平常、理所当然的事,那无疑是一个更为理想的社会状态。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自然会有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更为饱满的精神世界,也会有更多主动创造的冲动,蔚然成风的素人写作正是这种冲动的表现之一。当然这种主动创造的冲动并不局限于文学创作,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演了一幅新时代全民创造的火热场景。

工地大叔来到陈行甲新书签售现场。视频截图

在广东乃至在全国各地,还有千千万万个王瑛、温雄珍,他们打工、读书、写作。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日常。“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正是“人的现代化”丰满的注脚。

文|羊城晚报评论员 林如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