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拉煤车不再排长队
跑车拉煤10年,等待曾是白阳阳觉得最难熬的事。
“饭吃不上,觉也睡不成,就在那儿干等。”回忆过往,白阳阳感慨道,为了装一车煤,有时要熬上两三天。

大约十年前,红柳林煤矿厂区外,排队的拉煤车排起了“长龙”。资料图
作为陕西广通运输发展有限公司神木分公司的一名货车司机,白阳阳主要负责红柳林煤矿、张家峁煤矿的煤炭运输。
“从红柳林煤矿拉到府谷、锦界,开车也就两三个小时。”白阳阳说,因为排队长,好多人乱插队。有时候困得不行,但又不敢睡,生怕被插队。
陕西是能源大省,原煤产量排名全国第三,六成以上的煤炭外运保供。其中,近一半的煤炭运输是短途,由重卡货车拉运。

位于榆林的小保当煤矿,是亚洲最大井工矿井,年产能超2800万吨。依托数智技术,小保当煤矿成为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引领者。图为小保当煤矿航拍图。群众新闻记者 田若楠摄
和白阳阳一样,闹心的排队经历是大多数陕北货车司机的辛酸往事。货车排队积压问题成为困扰煤炭运输的顽疾。
“由于我国煤炭供应和需求的地域错配,煤炭运输至关重要。”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说,煤炭运输端的低效率、高污染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数字经济时代,利用数智技术赋能能源行业全流程高效运转,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2年,陕西省煤炭运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携手京东、开源证券等头部企业,共同组建成立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大宗商品平台服务型企业——秦岭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旨在打造贯通上下游产业链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平台。
“从成立之初,我们的目标就是利用数智技术服务供需两端,解决行业痛点。”秦岭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晨辉说,2023年,公司上线运行“秦岭云商”平台,通过网上交易、物流配送、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等在线服务,让大宗商品购销、运输也能像网购和“滴滴”一样高效、便捷。

5月15日,在秦岭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展示厅,工作人员为前来考察学习的同行讲解“秦岭云商”平台的功能。群众新闻记者 田若楠摄
5月15日,在秦岭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展示厅,大屏幕上实时滚动显示着“秦岭云商”平台的各项数据。
指着大屏幕,“秦岭云商”平台运营中心负责人刘博雅说:“通过车辆调度专题,我们可以看到柠条塔煤矿在当前时段下,预约货车数量7辆,排队2辆,放行5辆,装卸16辆,在途88辆。司机通过手机端,根据提示可以自行安排时间,避免排队等候。”
现在,拉煤车不再排长队了。在手机上“抢单”,成为白阳阳最得意的事。
“以前拉煤,比的是耐心,现在拼手速。”白阳阳笑着说,有了“秦岭云商”平台,司机全程不用下车,手机预约、签到,进出矿自动识别车牌,自助装煤,不到半小时就能搞定装车。他手速快,总能第一时间抢到预约时间,算下来比以前每天多跑两三趟。
货车司机受益的同时,入驻平台的采购商也享受到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去年,公司入驻‘秦岭云商’平台,买煤、提煤全程线上解决,再也不用跑现场。”榆林锦润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结算负责人郭向宁说,传统作业流程下,她得到煤矿现场提交资料、审核、签字,往返一趟就得两三个小时。有时,资料不全还得再跑一趟,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路上。
尝到了买煤的“甜头”,榆林锦润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今年在“秦岭云商”平台开通店铺,开始在线卖煤。
“入驻平台后,不仅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还让我们和上下游企业联系更紧密。”郭向宁说,最近,她们正在对接平台,完善零售卖煤的服务,拓展发展新路径。

“秦岭云商”平台的智能调度平台展示屏。群众新闻记者 田若楠摄
经过近2年的运行,“秦岭云商”平台服务陕煤集团自有矿井24对、第三方入驻厂矿23家,累计销售煤炭2亿多吨,累计销售额超1300亿元,服务客户数量3660家,业务效率提升300%,结算效率提升100%,流转时长由以前的两至三天压缩至6小时以内。
由于在技术应用、数据融合、场景创新等方面的突出表现,“秦岭云商”平台赋能大宗商品销售模式数字化转型入选2024年陕西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同时,秦岭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评中国物流数字化建设创新实践先锋。
“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具有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张鸿说,作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探索,“秦岭云商”平台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迈进。期待这样的典型经验在更大范围推广,推动陕西能源产业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来源:群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