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俄远东坠机案细节:“苏制”飞机服役近50年,有1名中国乘客

时间:2025-07-26 01:32:00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4日,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北德文斯克,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在就俄罗斯海军潜艇部队发展战略举行会议前,为坠机事故遇难者默哀。图/视觉中国

2025年7月24日,一架载有49人的安东诺夫-24(简称安-24)飞机在俄罗斯阿穆尔州腾达市(Tynda)失事。

阿穆尔州州长瓦西里·奥尔洛夫( Vasily Orlov)在社交平台透露,这架飞机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飞往阿穆尔州腾达市,后来“从雷达上消失”。

阿穆尔州与中国黑龙江省接壤。南方周末记者从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领事馆了解到,机上有1名中国籍乘客,该馆工作组将于7月25日赴腾达市开展工作。

据已披露细节,该飞机制造于1976年,有近50年机龄。军事专家张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安-24前身为军用运输机,结构扎实,被称为“飞机里的拖拉机”,适合在西伯利亚地区极端气候下飞行。不过,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突飞猛进,这款老旧飞机在舒适性、操作性能等方面,已远远落后于当前时代。再加上该机型已停产多年,随着机身老化、损耗,其维修更新工作也面临挑战。

截至目前,俄罗斯官方尚未披露坠机详情,坠机原因还在调查中。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4日,俄罗斯阿穆尔州,一架俄罗斯客机在该地区飞行途中从雷达上消失后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图/视觉中国

“远东坠机事件”

7月24日,一架搭载49人的安-24客机在俄远东地区失联。据悉,这架客机由安加拉航空公司(Angara Airlines)运营,当时正飞往俄罗斯东南部的阿穆尔州地区。

一段17秒的视频显示,该架飞机试图着陆时,机身剧烈颠簸,随后被大片烟雾和灰尘吞没。这与媒体后续透露的细节相吻合——该飞机曾试图“降落在腾达机场06号跑道”,复飞后“失去消息”。

同日下午,有搜救直升机在距离腾达市约15公里的树林里,发现了坠机残骸。在一段流传视频中,飞机坠落地在一片密林中,有浓烟从林中升起。

南方周末记者从航班追踪平台FlightStats上查到,该架飞机为HZ2311次航班,属于安加拉航空公司。当地时间7月24日凌晨7时30分许,该飞机从哈巴罗夫斯克诺维机场起飞,经布拉戈维申斯克机场中转后,原计划在当日10点40分抵达腾达机场。

媒体报道称,初步数据显示,机上载有43名乘客(包括5名儿童)和6名机组人员。他们均在坠机事故中丧生。坠机地交通不便,救援工作推进较慢。

值得一提的是,该航班经停地均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城镇。事故发生地布拉戈维申斯克(中文名“海兰泡”)是阿穆尔州的首府。清朝时,曾有数万名中国人在这里居住,后来这里被沙俄侵占。如今,这里成为俄罗斯边境地区。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中国边境城市黑河市隔江相望。

阿穆尔州与中国接壤,属于驻哈巴罗夫斯克领事馆领区。7月24日早些时候,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领事馆回应,关于俄远东阿穆尔地区坠机一事,领事馆“尚在了解情况”。24日晚间,领事馆微信公众号通告称,“多方核实,机上有1名中国籍乘客”。

据俄紧急情况部门披露,事发时当地天气条件不佳,能见度低,“机组人员操作失误可能是客机坠毁原因”。俄罗斯州际航空委员会已对坠机事件展开调查。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同一家航空公司的同一款机型,此前也曾因故障造成多人伤亡。

公开报道显示,2019年6月27日,安加拉航空一架安东诺夫-24飞机起飞不久后紧急降落,过程中飞机滑出跑道,最后燃起大火。事发时机上有47人,事故造成“2名机组人员遇难,7人受伤”。

据悉,该事故机型机龄42年。时任 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发言人阿列克谢·菲舍夫向媒体表示,飞机起飞后有引擎出现故障,于是机组决定返航。后来,“飞机在着陆时滑出跑道约100米,并撞上污水处理厂,最终导致飞机起火”。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4日,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工作人员在直升机上装载设备,准备飞往坠机地点。图/视觉中国

“飞机里的拖拉机”

安加拉航空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总部位于伊尔库茨克州的地方航司,主要为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机场提供服务。

南方周末记者从该公司官网获悉,安东诺夫-24是该航司飞行队主力机型之一,适用于短途和中途航线。其介绍显示,该机型巡航速度约460公里/小时,最大飞行高度为8000米,每架飞机约48个座位。

安东诺夫-24为涡轮螺旋桨飞机,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飞行。多家媒体透露细节称,失事飞机尾号信息显示,其制造于1976年,已有近50年机龄。

安东诺夫是苏联杰出的飞行设计家,苏联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多款知名运输机。安东诺夫-24就是其中之一。苏联解体后,同样以他名字命名的“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局”归属乌克兰,安东诺夫-24飞机如今也早已停产。

安东诺夫-24结实耐用,被称为“飞机里的拖拉机”。据悉,它能在极寒条件下飞行,还可以在复杂路面上降落。2023年12月,因飞行员失误,一架俄航安东诺夫-24飞机在一条冰河上迫降成功,所幸机上30名乘客无人伤亡。

军事专家张斌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依照媒体披露“制造于1976、近50年机龄”细节,这款失事飞机很可能是安东诺夫-24型系列飞机的古早款。这款飞机最初为中型军用运输机,问世之初,属于喷气机时代早期较为先进的飞机。

其机型特点是“机身牢固,可靠性高,但舒适性差、操作笨拙”。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冬季漫长,常常有极端天气。而这种“皮糙肉厚”的机型恰恰受到该地区航司青睐。

不过,这类飞机缺少电子操作系统,技术已落后于当前时代发展。而且,随着机身零件老化、损耗,其维修更新工作也面临挑战。

2024年1月,两家西伯利亚航空公司请求俄罗斯政府延长苏联时代安东诺夫飞机的使用寿命,允许继续使用超过50年机龄的“苏制”飞机。对此有专家分析称,俄乌冲突后,受限于一些制裁措施,俄罗斯航空业在维护飞机上可能面临困难。

“虽然伊朗、俄罗斯等国家也有服役数十年的飞机,但机龄超过50年的依然属于少数。”张斌表示,飞机能开多久,一要看飞行寿命,二要看使用强度。民航业内一般会定期对客机状态进行评估审查,保障飞行安全。

不过,老旧机型如此长时间执飞,依然反映出诸多问题,比如事发航司缺少更换新机能力、客观条件上无法购入新款机型等。比如,“伊朗国内民航使用的波音客机,在美国制裁下常常面临配件供应不足的问题”。

此外张斌还表示,除了飞机自身故障外,飞行事故可能还与天气、空情等有关,“具体坠机原因还需等待俄航空部门事故报告出来后判定”。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责编 姚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