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镇”兴之路 郯城“一品” | 郯城街道:一朵花绽放乡村振兴路

时间:2025-07-14 00:09:00

开栏的话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郯城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每个乡镇、街道都孕育着独具特色的产业,形成了“一镇一品”的发展格局。一个个特色产业不仅带动了群众增收,更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为展现郯城县“一镇一品”的发展成果,临沂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将深入各乡镇、街道,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探访致富带头人,解码产业发展经验,挖掘特色产业的成长故事,记录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展现郯城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在临沂客户端讯盛夏时节,骄阳似火,走进郯城台创花博园的智能连栋温室,顿感凉爽宜人,总经理禚如昊介绍,该温室有五层系统,能自动化实现冬季保温、夏季降温,有效降低运行能耗,实现四季如春的生长环境。

郯城台创花博园由禚如昊在2022年创立,如今已成为当地花卉产业的标杆。从最初引进台湾技术种植蝴蝶兰,到现在年销售15万株花、15万株苗以及10万株鲜切花,在市区花卉市场设立直销中心,台创花博园的成长历程正是郯城街道花卉产业发展的缩影。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帮扶下,园区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还带动15家种植户入驻,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形成了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郯城街道的花卉产业起步并非偶然。早在多年以前,当周围村民还在种植传统花卉时,一些有远见的种植户就开始尝试转型。禚如昊就是其中之一,他经过市场考察,发现高档花卉的市场潜力,果断引进台湾蝴蝶兰种植技术。这种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在党工委、办事处的政策扶持下逐渐开花结果。街道帮助其进行设施农业用地备案、销售推广产品,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让创新者没有后顾之忧。

经过多年培育,郯城街道的花卉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全街道花卉种植总面积达9500亩,年产量3900万盆(株),年产值1.55亿元。产业格局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以龙门、坡里、东庄、城后、小埠社区、埝里等村为主的盆栽花基地,种植大丽花、菊花、梅花、月季等花卉;二是以西南、北墩、鲁庄、榆林等村为主的绿化苗木基地,种植日本红枫、美国红豆杉等高档苗木,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20多个城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网络。

政策扶持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郯城街道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累计发放各类补贴40余万元,鼓励集中连片打造花卉基地。针对台创花博园等重点项目,街道解决土地34.5亩,确保了一期1万平方米的蝴蝶兰生产基地顺利建成。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不遗余力,投资20万元为合作社整修道路,投资287万元为园区硬化路面,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为产业发展扫清了障碍。

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让产业活力倍增。街道坚持政府政策扶持、集体搭建平台、林业部门指导、花农自愿参与的原则,成立花卉合作社8家,带动周边386户种植户共同发展。馨之苑花卉苗木合作社在党工委、办事处扶持下,对接省果科所和山农大等科研院校,为社员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大提高了花农的种植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这种“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实现了规模效益,让分散的花农在市场竞争中握指成拳。

人才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郯城街道结合“四雁工程”,大力培养乡土人才,每年开展花卉栽培、营销推广等培训,覆盖种植户2000余家。更富创新的是,街道定期组织花农到花卉产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在互联网时代,街道抢抓“互联网+”机遇,探索“花木+电商+直播”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汉唐花卉基地的直播团队中,主播朱清龙拥有30万粉丝,日销售额最高达100万元,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成为电商助农的生动范例。

站在新的起点上,郯城街道对花卉产业的未来有着清晰规划。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守峰表示,将立足现有资源优势,深耕业态融合,构建产业发展集群,打响郯城花卉品牌。一方面发挥台创蝴蝶兰、汉唐花卉等龙头带动作用,盘活闲置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推行“线上+线下+全要素支撑”的创新服务,实现“产-购-销”一体化。更富前瞻性的是,街道计划推动“花-文-旅”融合发展,以花卉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开拓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从传统种植到现代产业,从单一生产到多元经营,郯城街道的花卉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未来,相信这片土地上的花卉产业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乡村振兴写下更加动人的篇章。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广强 胡得理 通讯员 王春兰 张春雷

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