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创新者说|健昇德泽生物医药:“猴语者”的数智化探索

时间:2025-05-10 10:00:00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你是否曾想过,猴子也会患上抑郁症或老年痴呆?这些疾病又如何在它们身上表现?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对人类医学有何重大意义?

  在科大硅谷蜀山园硅谷大厦内,一家名为“安徽健昇德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初创企业正在探索这些既有趣又极具实用价值的科学问题。这家公司专注于非人灵长类行为学评估与脑机接口研究,其核心团队全部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神经生物学领域,拥有交叉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优势。

  在研究人类复杂疾病的道路上,猴子成为了“无声的英雄”。这些与我们有96%基因相似度的近亲,不仅拥有相似的大脑结构,还展现出复杂的社会行为和情感表达。健昇德泽的科研团队通过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行为学分析相结合,正在解读这门“猴语”,让电脑也能读懂猴子的情绪和健康状态。这种跨越物种的“翻译工作”,为人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药物开发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新路径。

  科大硅谷

  让系统读懂“猴语”

  “猕猴和人一样有严格的社会关系,在猕猴繁育中让我们更深刻的意识到,猕猴和人类一样还有丰富的情感和表情。”公司创始人徐光威告诉记者,神经类疾病在其他动物中的行为表现难以准确识别,而猕猴社会具有明确的等级结构,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独特优势。在猕猴群体中,社会地位较低的个体可能表现出抑郁样行为,如社交回避、身体姿态低沉(肩部下垂)、活动减少等。同时,年长猕猴可能出现认知和运动功能下降的表征,如步态异常和短时记忆缺失。研究人员通过系统观察和行为学评估可以识别这些自然发生的神经行为异常个体,为相关疾病模型研究提供合适对象。

  如果通过传统的人工观察筛选,效率低而且存在主观因素干扰,于是研究团队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行为分析系统,通过自动采集和分析猕猴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和运动模式等多维数据采集来实现人工智能的筛选,大幅提高了筛选准确度和研究效率。

  “这项研究面临的技术挑战远超我们最初预期。”徐光威解释道,猕猴天性活跃且警觉,难以在控制条件下自然展现情绪表达,常规的摄像头采集方法效率低下,且后期人工筛选分析耗时巨大,数据质量也不稳定。

  “以恐惧情绪为例,自然环境中这类表情瞬息即逝,几乎不可能获得高质量样本。”为解决这一难题,团队与灵长类行为学专家合作,设计了一套生物学启发的视觉刺激装置——经过特别设计的“恐怖谷效应面具”。这种刺激与猕猴的生物本能威胁识别机制相匹配,成功诱发了可靠且可重复的恐惧反应表情,为情绪识别算法提供了关键训练数据。“这套智能监测系统完善后,其应用价值远超实验室范围。”徐光威解释道,“我们可以将其整合到各类灵长类动物饲养管理体系中,实现对神经行为异常的早期、自动化识别。”系统能够持续监测群体内个体行为模式变化,当检测到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或情绪障碍相关的行为特征时,会触发预警机制,提示管理人员对特定个体进行专门的健康评估和照护干预。

  徐光威进一步指出,这类基于自然发生行为异常的猕猴模型在临床前评估中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更精准地预测神经精神类药物在人类中的潜在疗效。目前,使用这套系统,我们可以来分析判断猴子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准确度可以达到87%以上。

  科研人员在为小猴做检查

  培养猴子“高材生”

  “灵长类动物行为训练是认知及神经生物医学研究的关键环节,却往往被低估。”徐光威表示,许多相关专业研究生投入数年时间的研究成果完全依赖于实验猕猴的行为表现,但由于缺乏专业训练技能,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因实验动物训练不当导致研究数据无效,影响学位论文完成。

  为解决这一普遍问题,公司创新性地构建了“双专业交叉训练模式”,将经验丰富的灵长类动物饲养专家与行为学训练师组成协作团队。这种整合方法充分利用了两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饲养专家对个体动物特性的了解与训练师的行为训练技巧相结合,使传统需要1-2个月的复杂行为训练周期缩短至仅一半的时间,同时显著提高了训练质量和动物福利水平。

  作为技术升级,公司还与神经科学实验室合作开发了自主学习平台,融合了认知神经科学原理与强化学习算法。“我们设计了一套适应灵长类认知特点的触屏交互系统,通过精确校准的即时强化机制,猕猴可以在自主探索中掌握复杂认知任务。”徐光威展示道,“系统会根据个体表现实时调整难度,并通过自动果汁分配装置提供精确奖励,使动物在无压力状态下主动参与训练过程。”这种自主学习方法不仅提高了动物福利,还使实验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

  这些训练技术正在为两大前沿研究领域奠定基础。“高质量的行为训练对于神经药物研发和脑机接口技术至关重要。”徐光威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这套系统成为行业标准工具,帮助科研人员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在药物研发方面,标准化的行为训练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更稳定可靠的实验动物。“只有当动物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实验任务时,我们才能获得有意义的药效数据。”徐光威解释,“传统的训练方法差异大,导致实验结果常常难以重复。我们的系统则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公司正与多家药企探索合作,希望将这套训练方法引入抗抑郁药物和认知增强剂的早期研发流程。

  同时,在脑机接口领域,精准的行为训练是突破的关键。“脑机接口研究需要动物能够专注执行特定任务,而我们的训练方法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设计的。”徐光威说,“我们正在与几家脑科学实验室进行初步合作,探索如何通过优化训练方案来提高神经信号的稳定性和解码准确率。这是实现人机交互的基础工作。”

  徐光威对未来充满信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开发下一代智能训练系统,它将能够根据每个动物的学习情况自动调整训练策略,进一步提高效率。我们期待这些技术能够加速神经科学研究和脑疾病治疗的进步。”

  从“0-1”赋能创新者

  “公司2023年11月23日在硅谷大厦成立,当时我们对于怎样运营一家公司完全没有概念。”徐光威表示,组建公司的时候,科大硅谷不仅提供了办公空间,还提供法律咨询和人员招聘,并帮助办理一系列手续流程,甚至直接代办,这解决了企业很多问题。

  “科大硅谷帮助我们进行市场推广,邀请公司参加展会,成功对接到了投资人和客户,这让团队信心倍增。”他表示,平台公司有“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还主动帮助初创企业对接银行金融,为他们解决了创业资金的难题。

  “在公司运营方面,科大硅谷还办了很多培训班,教我们怎么进行企业管理、项目包装、市场推广等等,全方位地让我们成长为企业化的科创人。”

  在科大硅谷这片创新沃土上,这群从实验室走出的“猴语者”正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进发。展望未来,健昇德泽计划建立大动物行为学数据平台,整合机器视觉与智能训练系统,力争在几年内成为全球领先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平台,用科技的力量解读生命的密码,为人类健康贡献新的可能。(记者 张毅璞 实习生 张珂)